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光明网评论:30万买人才资格,人才政策岂能成炒房工具!

光明网评论:30万买人才资格,人才政策岂能成炒房工具

时间:2025-07-08 03:07:18 来源:乐在其中网 作者:综合 阅读:456次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引进来的光明格人工具不是真“高管”,而是网评冲着楼市变现目标去的炒房客,这无疑扭曲了政策初衷,论万一方面挤占了真正的买人人才名额;另一方面,也破坏了摇号公平,才资才政策岂炒房有损楼市调控的光明格人工具成果。

熊志丨媒体评论员

近年来,网评浙江杭州出台了一系列重磅优惠政策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论万然而有人向媒体反映,买人杭州出现了一些所谓的才资才政策岂炒房“人才代办”中介,明知申请人不符合人才要求,光明格人工具但在收取30多万元“代办费”后,网评就可通过运作帮助其获得杭州E类人才资格,论万享受诸多人才政策红利。买人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才资才政策岂炒房背景下,为了招揽英才,不少地方都开出了丰厚的筹码,送户口、送“房票”、送补贴,杭州也不例外。然而,花费30多万元“代办费”,就可以运作一个E类人才资格,这让立足招揽英才的人才政策成了牟利的工具。

从报道来看,E类人才可以落户,有房补,还有优先购房摇号资格,一些购房者想通过人才认定的方式,绕过楼市调控的限制,在一些限购区域内获得摇号资格,这一需求便催生了专业的代办中介。代办的方式也不复杂——挂靠企业“高管”来认定E类人才。

“高管”当然不是真“高管”,也不用去企业就职,而是认定E类人才的一个敲门砖。提供“高管”挂靠名额的公司,负责全程运作的代办中介,不符合人才条件但是想认定人才资格的购房者,共同撑起了一条单价高达30万元的地下灰色产业链。

有需求就有市场。中介费之所以高达30万元左右,是因为在杭州楼市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的背景下,拿到摇号资格买到新房,它的升值空间远超30万元。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购房者、中介、挂靠公司自然敢于铤而走险,变相买卖E类人才资格。

原本当地想用优先购房摇号资格来吸引人才,现在人才认定却出现了漏洞,引进来的不是真“高管”,真“人才”,而是冲着楼市变现目标去的炒房客,这无疑扭曲了政策初衷,一方面挤占了真正的人才名额;另一方面,也破坏了摇号公平,有损楼市调控的成果。

招揽英才是为了地方长远发展,而不是给投机炒作大开方便之门,所以,对于这类有损公平正义的地下产业链,理应及时堵上漏洞,依法依规严厉打击。

以代办中介为例,买卖人才资格属于拿政策牟利,即便只是提供全程运作服务,这种代办服务也难言合规。所以职能部门有必要介入调查,查清楚是哪些中介在违规牟利。

另外,报道提到,这些中介往往通过一些社交、电商平台来招揽客户,那么涉及的互联网平台应该积极清理有关信息,切断其拉拢客源的渠道。至于一些公司兜售“高管”名额,也应该顺藤摸瓜查实到底。

除此以外还得看到,人才资格代办业务的出现,说到底还是说因为人才认定、楼市调控两方面存在漏洞环节。以人才资格认定为例,很多运作的“高管”在获得人才资格后,立马从相关企业高管名单上消失了,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对人才担任“高管”的年限,是否应该有一些限制?比如增加卸任“高管”后的人才资格评估环节,这确实会增加人才认定的门槛,但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运作”成本,减少套利空间。

无论如何,地方的人才政策,不是任何人非法违规获利的工具。减少钻空子的空间,既要严厉打击类似的地下产业链,也要不断补漏,完善人才政策,不给伪人才可乘之机。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中植企业集团成立战略改革与发展委员会,刘洋担任委员会主任
  • 王一鸣:须力保二季度经济增速重返5%以上
  • 圆桌|新旧能源衔接欲速则不达,优化组合兼顾能源安全与降碳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2736+20634例,新增死亡12例
  • 营收44.81亿元、亏损同比收窄64.62% 顺丰同城年中交卷:即配市场将引发“边界想象”?
  • 戳破“泡泡”玛特的IP梦
  • 刘畊宏直播20天涨粉2000万 在线健身行业迎来新机遇?
  • 中越班列货运量持续增长 一季度凭祥铁路口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倍
推荐内容
  • 天安财险前3季在黑龙江财产险亿元保费投诉量居首
  • 疫情期间倒卖物资获利上千万?警方辟谣
  • 新华视点|个人养老金制度“出炉”,养老金融市场将咋变?
  • 净利暴涨23倍背后,杉杉股份的年报中藏着哪些“秘密”?
  • 召开数字产业校企合作座谈会
  • 南洋商业银行(中国)2021年增利不增收 资本充足率三项指标齐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