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做“打工人”,新能源车企与电池商争夺锂矿“印钞机”
原标题:不甘做“打工人”,打工人新能源车企与电池商争夺锂矿“印钞机”|推本溯源 越来越多车企更清楚地意识到,不甘如果仅忙于造车而不延伸产业链,做新即使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的车企钞机风口,也可能沦为上游锂矿、电池夺锂锂电池企业的商争“打工人”。 经历过芯片荒、矿印电池荒之后,打工人越来越多车企更清楚地意识到,不甘如果仅忙于造车而不延伸产业链,做新即使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的车企钞机风口,也可能沦为上游锂矿、电池夺锂锂电池企业的商争“打工人”,并因此纷纷加入抢矿大战。矿印 近日,打工人广汽埃安与在广汽中心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从新能源动力电池最上游材料端展开合作,持续探讨在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及废旧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各层面的深入合作。 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目前影响销量增长主要因素在于成本、芯片供应及基础设施配套,电池成本已占整车成本50%以上,限制了销量的进一步增长。未来,广汽埃安与赣锋锂业可依托各自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基础及行业资源优势,探讨在锂资源、电池回收、电池梯次利用等方面开展合作,提高双方盈利水平及市场地位,共建产业链战略联盟。 这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曾庆洪前不久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吐槽给“打工”。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价格一路暴涨,碳酸锂从2020年7月的4万元/吨狂飙至今年年初的51.5万元/吨,一年多时间涨幅超10倍,随后虽然略有回落,但最近数月仍然在47万~48万元/吨的高位徘徊。电池企业不断将成本压力传导给主机厂,为此,主机厂除了上调新能源汽车售价,也开始后向一体化“造电池”和布局电池原材料。 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翻一番,但绝大多电动车企依然处于亏损的境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红利,大多数被上游锂矿、锂电池企业赚走。据多家锂矿企业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与动力电池企业相比,上游的锂矿企业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其中,锂矿龙头企业的“印钞”速度飞快,预计上半年净利润达96亿~116亿元,同比增长110.9~134.2倍;赣锋锂业也有不错的业绩,预计净利润为72亿元至90亿元,同比增长4.1倍至5.4倍。 为了更好控制原材料成本以及把握未来发展节奏,多家动力电池加快在上游布局,抢矿现象不断上演。其中,中创新航与天齐锂业今年5月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碳酸锂供应框架协议;蜂巢能源、和上游锂矿企业6月宣布将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在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投资建设3万吨/年锂盐项目。作为动力电池领域的老大,宁德时代出手更为阔绰,目前对外投资、自建多个锂矿项目,包括收购加拿大锂矿公司100%股权以及于今年4月以 8.65 亿元拿下了宜春一处锂矿勘探权等。 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企业正掀起新一轮的“扩产潮”。在智利锂矿项目生变7个月之后,比亚迪近日拟在亚洲锂都宜春投资285亿元建设年产30GWh动力电池和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及陶瓷土(含锂)矿采选综合开发利用生产基地项目,与已在宜春落户的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两大电池企业抢夺丰富的锂矿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电池企业和新能源车企双重身份的比亚迪,得益于多年打造的垂直供应链模式,今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为 28 亿~36 亿元,同比增长138.59%~206.76%。 目前,新能源车霸主地位之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车企在朝技术和产品发力的同时,也愈发重视对新能源产业链的全面自主掌控能力。有“锂”走遍天下,不仅是电池企业,特斯拉、广汽等车企也纷纷入场,抢夺优质锂矿资源以及加快布局下一代电池。 手上有矿,心中不慌,锂作为动力电池最关键的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且需求缺口较大,车企布局电池上游材料,对锂资源供应安全具有根本性意义。目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在核心上游资源储量有限且对外依存度高。其中,锂资源储量占全球的6%左右,但禀赋较差、开发成本高,对外依存度超过70%。无论是动力电池企业还是新能源车企,都纷纷将动力电池上游关键资源纳入战略资源考量,加大相关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力度,这将有助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而对于上游的锂矿企业而言,虽然握有锂资源,但并非高枕无忧,一方面锂资源有限,将来有可能坐吃山空;另一方面,新能源车企正不断在氢能源等路径上寻求突破,未来锂电池存在被其他新能源替代的可能性。正因此,被喻为“印钞机”的锂矿企业也纷纷寻找盟友,通过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结合而打造更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 汽车产业链正发生颠覆性变革,而新的价值链也正在重构中。例如,一辆30万出头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的成本动辄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相同价位燃油车的一台发动机的成本也不过一两万块。披荆斩棘、逐渐开拓出一条新路的新能源车企,势必不甘心将大部分利润拱手相让给上游的锂矿、锂电池企业,正想法设法提升产业链中的地位及价值。 一些新能源车企一边选择与锂矿企业结盟,一边紧锣密鼓地推进自研自产动力电池的进程。例如,拥有海绵硅负极片电池等多项技术的广汽埃安,目前已成立能源公司、电驱公司,并计划接下来成立电池公司,欲全面自主掌握EV产业链。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今年曾谈到,该企业未来30%的高端电池将自研自产,70%的中低端电池由外部电池企业代工。 谁将为谁打工?中下游的电池厂、主机厂皆纷纷涉足锂矿,争夺更多的话语权。新能源车产业链的中上游企业普遍挣很多钱而下游企业“没有肉吃甚至连汤都喝不了 ”的现状被认为呈“畸形”。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各方亟待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升级以及方案优化等降低动力电池成本,让动力电池价格重新回到下行的通道,以及让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这将有助于新能源汽车加快替代燃油车并成为汽车市场的主角。新能源产业链上各方利益既对立又统一,一场新的博弈正在开始。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内讧?英国财长拟消除与欧盟贸易壁垒 保守党回怼:脱欧不可改变
- 北京朝阳:14日传媒大学及周边区域和全区常态化核酸检测 结果均阴性
- 奈雪的“无奈”:卖茶“最贵”,亏钱最多?
- 国家发改委:多地发展改革部门对港口煤炭企业开展专项调查和政策提醒
- 受飞行员罢工影响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宣布取消800个航班
- iPhone 14系列热销下供应商订单追加2000万台
- 江特电机涉嫌虚增利润被处罚预告 投资者索赔将启动
- 收评:港股恒指涨0.44% 医药股、内房股上涨复星国际涨近10%
- 新华联:子公司长沙铜官窑被判向北京银行长沙分行偿还借款本息
- 环境部:这十年,全国运行核设施始终保持良好安全记录
- 教育部: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 iQOO 11系列搭载骁龙 8 Gen 2芯片,配备大底主摄+百瓦大电池
- 尾灯无法点亮,特斯拉在美召回超32万辆汽车
- 孙正义要再赌一把?软银被曝正筹建第三只愿景基金
- 不只国有大行,股份行存款利率也调降了,最高下调15个基点
- 热搜第一!雷军自称37岁已财务自由,小米造车是一个被逼出来的决定
- 多股涨停!消息催化,这一板块逆势爆发!11天8板牛股复牌闪崩,前期牛股转头向下
- 离职前忘记清理电脑文件:不一定“社死”,却可能让不法分子得逞
- 蔡昉: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亟须增强社会流动
- 南方、国泰、大成等100家基金公司年内自购额44.29亿!隐蔽的生意:基金公司自购为何偏爱新基金?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