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评审委员会会议举行
原标题: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评审委员会会议举行
本报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李林宝、丝路奖王玉琳)7月20日,首届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评审委员会会议在北京举行,国际会议审议和确认了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的传播复评结果。
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评审委员会由来自多个国家的评审21名委员组成。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为评审委员会主任。议举会议采取相结合的丝路奖方式举行,由方江山主持,首届“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秘书处介绍经由各评委线上投票所产生的国际复评结果,各评委发表意见,传播决定将《哈萨克斯坦与“一带一路”倡议:路向何方》等19件作品入围国际传播“丝路奖”,评审巴基斯坦“丝路之友”俱乐部负责人、议举巴中学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入围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特殊贡献奖终评对象。丝路奖
方江山在主持会议时指出,首届 媒体是国际引领社会舆情民意、促进国家和地区间民心相通、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的重要力量。国际传播“丝路奖”评选,以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宗旨,表彰认同、传播、阐释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理念的媒体同仁、各界人士,凝聚人人重视发展、大家共谋合作的共识,助力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评选国际传播“丝路奖”,是明确写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的重大项目。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下设深度报道奖、新闻评论奖、视频作品奖、摄影作品奖、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短视频奖和特殊贡献奖六大奖项。其中,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短视频奖是根据近两年世界各国抗疫工作专门设立的奖项。
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评选由“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主办,联盟理事长单位人民日报社牵头,联盟秘书处负责具体工作。作为一次探索创新,评选过程公开透明,充分体现规范性、权威性、开放性和国际性。联盟秘书处扎实务实开展相关工作,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精心设计评选规则和方案,有序推进作品征集、评委会组成设置等事项。各奖项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媒体机构或者个人开放征集,共有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4485件作品参评。按照评选方案,整个评选过程分为学术委员会初评、评审委员会复评、联盟理事会终评三个环节。下一步,将在“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官网上对复评结果进行公示,并将在“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第二届理事会议上进行终评,评出相关奖项的大奖,正式揭晓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辽宁创新驱动振兴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加速集聚
- 苹果官方详解iPadOS 16正式版:全新台前调度,Safari通行密钥,新增天气App等
- 摩根大通坚定看多中国股票:本轮下跌正是买入时机
- 进出口同比增长9.9%背后的压力与抗力
- 这些非法涉诈APP!还有仿冒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的……
- Meta主要股东致信公司 建议削减20%的工资成本并限制元宇宙支出
- 中国平安公布平安银行前三季度业绩 净利润366.59亿元同比增加25.8%
- 中国建筑国际前9个月经营溢利及应占合营企业盈利合共约为98.29亿港元 同比增长17.41%
- 上海发力打造全球生物医药高地,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规模超1000亿元
- 进出口同比增长9.9%背后的压力与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