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今年将开展打击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等专项行动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今天(3月30日)表示,生态环境数据质量是环境环境管理的“生命线”,生态环境部始终坚持对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部今持续对包括碳排放数据在内的开展环境数据造假行为保持高压态势。
在生态环境部今天上午召开的打击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刘友宾介绍,碳排我国碳市场自去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放数整体运行平稳,据弄假目前正处于重要的虚作行动发展培育期。
他说,专项2021年10~12月,生态生态环境部抽调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执法骨干和行业专家,环境赴22个省份47个城市,部今组织开展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开展初步查实了一批典型、打击突出问题。
经查,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篡改伪造煤质检测报告数据及关键信息,指导企业制作虚假煤样,碳排放报告质量失控,数据造假问题突出;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受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委托核查控排企业碳排放报告工作程序不合规,核查履职不到位,核查工作走过场。
检查还发现,青岛希诺新能源有限公司受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委托核查控排企业碳排放报告工作程序不合规,核查工作走过场,核查结论明显失实;辽宁省东煤测试分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自2020年以来,为多家集中送检煤样的控排企业分月出具日期虚假的元素碳含量检测报告,篡改收样日期和检测日期。伪造碳氢仪原始检测记录、样品检测委托书、样品试样编号记录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样品处理台账等原始档案。
生态环境部(资料图)。摄影/章轲第一财经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该部已将碳排放专项监督帮扶发现问题及相关案卷材料移交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指导各地依法依规处理处罚,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从公开曝光的典型问题案例来看,反映出当前部分碳市场技术服务机构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刘友宾说。他列举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法律法规意识淡薄。部分咨询、检测机构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利用弄虚作假手段帮助企业篡改碳排放数据,严重干扰碳市场正常秩序。
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技术服务机构质量控制体系缺失,项目管理混乱,工作合规性、数据真实性难以保障。
工作责任不落实。部分核查机构为降低成本将核查业务层层转包,存在“代签”“挂名”现象。还有部分核查机构仅查阅企业提供的现成数据和资料,未核实数据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刘友宾对记者表示,生态环境部将配合司法部积极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明确技术服务机构的责任和监督管理要求。同时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多措并举加强监管。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调查、案件移送等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管,加大信息公开和信用监管力度。
刘友宾透露,今年,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将在全国继续开展打击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重点查处不正常运行自动监测设备、篡改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以及第三方监测单位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向环境数据造假说不。
相关文章:
- 被查2周年,逆风翻盘打造千亿光伏帝国!70岁“不倒翁”靳保芳与债务赛跑
- 400万粉丝私募大V被公诉!三罪并罚 割韭菜者终“翻车”
- 小区封48小时后为何还要再封48小时?吴凡详解网格化筛查
- 欧阳明高院士:预计今后十年燃料电池成本将大幅下降
- 前10月安徽杂交稻种出口额1.6亿元同比增长12.7%,出口额全国第一
- 为啥皮鞋大多是牛皮羊皮,没有猪皮?
- 腾讯净利增速创十年来新低,处置京东股份收益782亿元
- 腾讯文档回应崩了:已经紧急修复,对受此影响的用户深表歉意
- 年度最低?研发费用占比最低仅0.23%,三任财务总监离职,创业板IPO
- 中纪委通报:农村宅基地被出售,建超标准住宅、康养项目,相关责任人被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