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砥砺创新 科技锻造“硬实力”
来源:经济日报
9月8日,硬实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5号机组主体工程开工;9月25日,中国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2号机组顺利完成穹顶吊装,广核公司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集团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机组批量化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从“华龙一号”实现批量化建设到自主研发“和睦系统”,有限从非动力核技术创新应用到新能源技术领跑行业……多年来,砥砺锻造中广核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创新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创新。科技统计显示,硬实力“十三五”时期以来,中国中广核累计牵头及主要参与的广核公司国家级科研项目共85项,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260余项,集团承担国家、有限行业标准编制和修订550余项。砥砺锻造
坚持自主研发
推进我国核电技术的创新自主化、实现我国核电安全发展是中广核的使命所在。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运,但当时的核电设备国产化率较低。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我国启动了“华龙一号”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的自主研发工作。从技术路线设计、核心技术攻关,到工程方案的持续完善……近20年来,“华龙一号”坚持自主研发,结出累累硕果。
“在‘华龙一号’研发过程中,遇到过数不清的技术难题。”中广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王鑫说,在“华龙一号”主参数设定过程中曾遇到困难。中广核研发团队基于工程经验展开近半年的分析论证,从安全性、经济性、设备自主化等多维度综合对比分析,最终形成最优方案。
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案被运用至“华龙一号”中。据王鑫介绍,在近20年的研发工作中,“华龙一号”团队共开展了54项科研攻关项目,其自主知识产权覆盖了设计、燃料、设备、建造、运行、维护等领域,在反应堆堆芯设计、能动和非能动安全技术、燃料技术、计算分析软件等方面,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
如今,应用“华龙一号”技术路线的机组陆续投入建设。截至2022年9月,中广核在建核电机组7台,装机容量838万千瓦,在运核电机组26台,在运装机2938万千瓦。
攻克核心技术
在广东阳江核电基地5号机组主控室里,操作员熟练地处理着各类数据,“和睦系统”在这里实现了首台(套)应用。
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简称DCS)是核电站的“神经中枢”,控制着核电站数百个系统、上万个设备的运行和各类工况处理过程,保障核电站的安全运行。2010年,中广核发布自主研发的DCS平台“和睦系统”。
“‘和睦系统’的应用对于保障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广核上海科技公司总工程师白涛介绍,基于自主平台和技术的支撑,有效降低了核电站建设和运维成本。
白涛介绍,在“和睦系统”的研发过程中,项目团队实现多个创新突破,比如,研制核级图形建模语言编译器,解决了传统编译技术难以避免的“误编译”难题;提出核级DCS安全一体化体系的设计理论,并实现工程应用;提出核级DCS设备鉴定技术体系,建立了整套鉴定方案,满足多种核电堆型的鉴定要求等。
“‘和睦系统’近百种不同类型的板卡也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白涛表示,仅主控板卡的设计,研发团队就进行了十几轮设计迭代、上千次试错和上万次消缺。
目前,“和睦系统”已应用于中广核多个在役机组,并在中广核17台国内新建核电机组中得到应用。“除在反应堆保护系统上应用,‘和睦系统’还应用于工业抗震保护系统、核级冷水机控制保护系统等。”白涛说。
拓展应用领域
中广核还着力推动核能产业由单纯的发电向核能综合利用方向拓展。电子加速器便是中广核推进非动力核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的典型案例。中广核加速器研究院院长周月东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广核增强资源配置和加大科研力量,拥有高、中、低能全系列工业电子加速器研发制造能力,相关电子加速器已在辐照加工、材料改性、消毒灭菌等领域得到应用。
在环保领域,中广核联合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已在印染废水、医疗废水/固废、抗生素菌渣、化工园区废水、制药废水、垃圾渗滤液、煤化工焦化废水、油气田采出废水、城镇生活污水等领域成功应用。周月东表示,与传统处理手段相比,该技术具有降解能力强、处理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优势,为解决常规手段难以处理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提供了方案。
得益于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中广核包括核能、核燃料、新能源、非动力核技术应用、数字化、科技型环保、产业金融在内的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其国内新能源项目现已覆盖29个省区市。风电业务累计上网电量超2000亿千瓦时,在运风电机组总数超过1万台;业务装机容量超过799万千瓦。
据介绍,中广核已建设了9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多个省部级、集团级研发中心以及深圳龙岗实验基地等一批科研平台和设施,正着力打造中国南方原子能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广核长三角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两大区域创新中心。
中广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表示,面向未来,中广核将进一步加大清洁能源发展力度,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基地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
(责任编辑:知识)
-
中新网11月23日电 题:彭华岗:广大企业要肩负起四方面的“时代责任”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近日,由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责任云研究院主办的“第五届北京责任展暨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发布会”在京召开 ...[详细]
-
编 辑丨李振1月28日大年初七,兔年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在广州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政企学研各界代表将聚焦广东高质量发展共商大计、建言献策。这场大会主会场参会人数达1000人,其中参会企业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王砚丹 每经编辑 赵云 兔年到,吉星高照。每经牛眼在此向广大读者拜年了!祝大家新年新气象,事事顺心,恭喜发财!离A股开市还有2天时间, ...[详细]
-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一波三折的壬寅虎年落下帷幕,充满期待的癸卯兔年已经到来。在兔年A股市场即将开启之际,中国基金报记者统计了虎年权益类基金业绩:股票市场震荡起伏,虎年投资难度明显增大,上证指数、沪深3 ...[详细]
-
德国经济部周日表示,购买和维护浮动液化天然气LNG)终端以帮助德国确保能源供应并实现以外的多元化,将比计划花费超过30亿欧元31亿美元)。总体而言,成本估计约为 65.6 亿欧元。相比之下,该国202 ...[详细]
-
美国第二大玩具生产商孩之宝周四表示,计划裁减约15%的员工,即大约1000人,并警告可能出现季度亏损和营收下降,此前的假日销售季令人失望。孩之宝初步估计,去年第四季度每股亏损93美分至1美元,调整后每 ...[详细]
-
来源:证券时报春节假期期间,海外巨头陆续披露期间基金持仓情况。海外巨头中国投资动向曝光。例如,万亿美元长线投资巨头资本集团超8000亿元的巨无霸基金加仓超80%。而摩根大通旗舰中国基金则连续两月增持, ...[详细]
-
2023年1月15日,辽宁省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烷基化装置在维修过程中发生泄漏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3人死亡、35人受伤。国务院安委会已对该起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日前,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对该起事故进行 ...[详细]
-
英国首相苏纳克首访基辅,宣布对乌提供5000万英镑防空军事援助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英国广播公司20日报道称,英国首相苏纳克于当地时间19日赴基辅进行访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讨论了双边关系和全球安全问题,并宣布对乌提供一笔价值5000万英镑的防空军事援助。据报道 ...[详细]
-
一个自己挖坑自己埋的故事。作者 | 贝壳XY编辑 | 小白又是一起信披违规。2022年12月29日,抢在新年到来之前,002255.SZ)控股股东、实控人徐元生喜提《立案告知书》,理由是涉嫌信披违法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