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版系统重要性名单渐近 主要上市险企资本压力加大
原标题:保险版系统重要性名单渐近,保险版系主要上市险企资本压力将加大 继系统重要性银行之后,统重我国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名单也已渐近。性名险企 人民银行、单渐银保监会近日下发《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近主加明确了我国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D-SII)的上市评估范围、方法流程和门槛标准,资本这成为下一步确定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名单的压力指导和依据。 业内分析人士普遍预计,保险版系按照目前征求意见稿所确定的统重评估方法,预计主要上市险企或上市保险公司所属集团将被纳入其中,性名险企而未来监管将对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进行更为严格的单渐差异化监管,叠加“偿二代”二期下更强的近主加资本约束,主要上市保险公司资本压力将加大。上市 四大维度12项评估 什么是资本系统重要性?征求意见稿中给出了定义:“指金融机构因规模较大、结构和业务复杂度较高、与其他金融机构关联性较强,在金融体系中提供难以替代的关键服务,一旦发生重大风险事件而无法持续经营,可能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的程度。”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常常被形容为“大而不能倒”。 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保险业资产规模达到24.9万亿元,占金融业总资产的6.5%,是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行业,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业行业集中度(用前四位保险集团保费收入行业占比衡量)达到52%,高于我国银行业,也高于欧美保险业。此外,我国部分大型保险集团复杂性高、跨业经营特征显著,“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双轮驱动,与金融体系的关联度较高。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速度很快,部分大型保险公司已经具备了‘大而不能倒’的风险特点。而且大型保险集团混业经营的趋势明显,除了保险主业之外,还会涉及银行、基金、证券等各种金融子行业,保险主业、险资投资等与金融业其他细分行业的业务关联也在增加。一旦这些险企遭遇经营风险,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实体经济都会造成一定影响。”一名保险业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在此背景下,明确我国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的评估方法、评估流程和门槛标准,将主要保险公司纳入宏观审慎管理和金融业综合统计,显得刻不容缓。 征求意见稿明确,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的评估范围为我国资产规模排名前10位的保险集团公司、人身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以及曾于上一年度被评为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的机构。在评估范围的基础上,征求意见稿设计了规模、关联度、资产变现和可替代性四个维度计12项二级评估指标,四个维度权重分别为20%、30%、30%和20%。 其中,规模的二级指标包括总资产和总收入两项,权重均为10%;关联度的二级指标包括金融机构间资产、金融机构间负债、受第三方委托管理的资产和非保险附属机构资产四项,权重均为7.5%;资产变现的二级指标包括短期融资、第三层次资产和资金运用复杂性,权重均为10%;可替代性的二级指标包括分支机构数量与投保人数量、赔付金额和特定业务保费收入,权重均为6.7%。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每年向参评保险公司收集评估指标数据,计算各家保险公司加权平均分数(总分10000分),1000分以上的保险公司将被认定为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对1000分以下的保险公司,可使用监管判断决定是否认定为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 预计主要上市险企均将纳入 事实上,早在2018年,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就联合发布《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在此背景下,2020年央行会同银保监会出台了《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并于2021年认定了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 根据目前的征求意见稿,此次保险版系统重要性机构可能会有哪些险企入围?业内分析师普遍预计,至少主要上市险企或主要上市险企所属保险集团将被纳入其中。 按照2021年期末总资产来排名,预计首次参与评估的10家保险公司包括集团、国寿集团、太保集团、人保集团、泰康集团等。 开源证券进一步计算称,以2021年总资产前10的保险(集团)公司为预选范围,计算得出一级指标“规模”的得分分别为:保险集团545分、中国平安保险集团507分、中国人民保险集团216分、中国保险集团208分。由于规模一项指标在整个评估体系中的权重仅为20%,如果据此比例计算,开源证券预计,上述保险集团总加权得分有望超过1000分,将被纳入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 在上市保险集团中,早在2013年,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公布了首批进入“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G-SII)名单,全球共有9家保险公司入围,其中中国平安集团就成为发展中国家及新兴保险市场中唯一入选的保险机构。 而在国内,事实上,2016年,原保监会曾就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的监管规则公开征求过意见。当年,原保监会还在官网发布《中国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评定数据收集工作的通知》,并直接点名16家保险机构,要求其按照规定报送有关数据,参加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的评定工作。这16家保险机构既包括几家大型上市保险集团,也包括泰康人寿、阳光保险集团、华泰保险集团等非上市保险集团或企业。 此次征求意见稿显示,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的评估将每年开展一次。参评保险公司于每年6月底之前填写并提交上一会计年度数据。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初步名单、相应保险公司的系统重要性得分、监管判断建议及依据于每年8月底之前提交金融委审议。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最终名单经金融委审定后,由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 系统重要性险企将面临更严监管 一旦被纳入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名单中,对于险企来说意味着什么? 业内人士预计,要防范“大而不能倒”风险,就意味着被纳入名单中的大型险企往往将面临着更严格的差异化监管。 根据上述《指导意见》,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将面对一系列特别监管要求,这不仅包括附加的监管指标,还包括更严格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要求。例如,人民银行可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在最低资本要求、储备资本和逆周期资本要求之外,针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提出附加资本要求和杠杆率要求。根据行业发展特点,也可提出流动性、大额风险暴露等其他附加监管要求,报金融委审议通过后施行。 另外,在监管措施方面,银保监会、证监会可依法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实施日常微观审慎监管。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定期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开展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并根据压力测试结果视情况对其提出额外的监管要求或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国泰君安表示,参考《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预计未来监管将对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进行更为严格的资本监管,叠加“偿二代”二期下更强的资本约束,主要上市保险公司资本压力将加大,预计保险公司将结合建立资本内生积累能力以及发行资本补充债等外部融资手段,来满足资本监管要求。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被纳入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加强品牌效应。当年中国平安被纳入“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名单时,原保监会就表示,中国保险机构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唯一代表入选G-SII,是我国保险业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国保险业在国际保险市场上影响和地位的认可。 开源证券分析称,在承担更多风险防范责任的同时,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或进一步强化头部险企品牌效应,加强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感,有望助力负债端产品销售。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潘功胜: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作用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中移国际助力沙特媒体行业数字化转型
- “华尔街之狼”伊坎:美股仍处于熊市
- 达利凯普实控赵丰曾任普华永道“审计部高级审计师”履历存疑 华泰联合证券保代袁*翕,张*峰底稿是否真实
- 天治基金许家涵:敬畏市场守正出奇 双向寻找优质标的
- 【育儿问答】8个月的宝宝能喝豆浆蜂蜜吗?
- CPI数据打压美元 日元疲软走势或成历史
- 经济日报刊文:实现制造业从零到一创新突破
- 海淀关停10家未落实防疫责任企业!含多家美容、餐饮店
- 抖音网红1亿买下高科技公司房产
- 大商所:推动豆系期货和期权引入境外交易者
- 多地2023年度惠民保上线 新产品“加量不加价”
- 市场调研机构:三星电子赶超谷歌,登顶“2022年全球最佳品牌榜”
- 我国不断增强罕见病防治与保障力度 提升诊疗能力 降低用药负担
- 我国不断增强罕见病防治与保障力度 提升诊疗能力 降低用药负担
- 通胀降温打击美联储鹰派押注 美元创2009年来最大跌幅
- 人民日报评论:8000000000!我们离“人口爆炸”还有多远?
- 《杨澜访谈录》逐风者第三季|对话陈东升:长寿时代下的生命思考与养老探索
- 金融健康纳入普惠金融政策框架
- Meta被裁员工吐槽:扎克伯格领导力太差,元宇宙部门受过多关注
- 搜索
-